|
互联网与电信业争夺NGN主导权
即使是面对电信运营商报以希望的NGN(下一代网络)也不例外,虽然NGN代表了三网合一的发展方向,但NGN的运营模式还没有做好接受以P2P为代表的新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冲击。从这一点来看,以技术融合为特点发展的NGN还没有真正成熟。至少在运营模式融合的层面上还没有。
颠覆现有模式
电信专家侯自强认为,以宽带(包括未来的宽带移动无线)接入包月模式为代表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强烈冲击传统电信按服务质量和使用量收费的模式,从而动摇了NGN业务模型的基础。
随着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不同技术殊途同归以及NGN和IMS的融合/固定和移动通信的融合,未来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演化已经是大势所趋。随着这方面的变革深入发展,来自移动通信的压力将得到缓解。相对来说,这种变革比较容易。
真正的压力来自互联网运营模式的挑战,这将是一场更深刻的变革。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说:“下载了一个Skype软件之后,我就知道完了。Skype通话的质量极好并且是免费的,一切都结束了!”
在中国,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形势也非常严峻。侯自强表示,固网运营商主要的业务增长点是宽带互联网业务。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为例,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的主要运营模式是包月,2003年宽带接入采用包月制以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
包月制和电信业长期以来实行的按服务质量和使用量(计时或计流量)是完全不同的,它彻底改变了电信业务模型。为了应付这一局面,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将宽带接入的公共互联网与为企业大客户VIP服务的可管理的宽带IP网从物理上分开。中国电信新建ChinaNet2,中国网通则在原网通控股的CNCNet上发展可管理的IP网。
以创新回应挑战
目前电信业重点发展,代表未来的NGN/IMS体系是运行在可管理的IP承载网上的,其基础是电信业按质量、按使用量收费的模式。NGN/IMS体系不可能采用包月模式。NGN/IMS将主要用于企业大客户VIP。对于普通消费者宽带用户的业务主要运行在互联网上。
但问题是,今后的IP话音业务是运行在公共互联网上还是运行在可管理的IP网上?对这一问题,讨论还在进行。
目前NGN/IMS体系要求IP话音业务运行在可管理的IP网上,继续维持目前话音业务的收费模型。这一点目前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有限支持。但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宽带电话使用的VoIP技术已经被证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NGN的逼近,宽带电话必然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未来的通信将是数据、语音和视频的三者结合,而宽带电话在技术上最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和平稳的过渡来实现这一目标。在市场前景方面,宽带电话明显的成本优势必然使它得到消费者的极力拥护和新兴运营商的重视,因此监管部门也不会完全禁止宽带电话的发展。
从另外一方面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运营商已经进行了多年软交换实验,目前正准备进行商业部署。目前软交换IP电话的主要应用是替代传统的电路交换机。以中国电信为例,每年有2000万线扩容和1000多万线报废替换。电路交换机改为软交换可以降低运维成本,并不能增加收入,扭转话音业务下滑的局面。
因此,电信变革最重要的是回应互联网模式的挑战。在互联网模式冲击下,今天固网运营商的日子不好过,明天移动运营商的日子会更不好过。面对互联网冲击,发展新应用,建立新的业务模型是电信变革的主要任务。
双向准备并行发展
目前NGN的全部工作集中在电信业务网上,而将互联网接入仅仅做为一种业务。而之前发展NGN的基本思路是明确的:基于IP技术,引入电信运营理念,为多个业务网络建设一个统一的承载网。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承载控制层,这将成为运营商的专网。在收费模型方面,是对各种业务提供区别服务,基于QoS和使用量计费。
但是,NGN只致力于发展电信承载网是不够的。NGN采用集中控制的统一的承载网提供综合业务,解决了QoS、安全性和可管理问题。采用了按服务质量和使用量收费的业务模型,这依旧是建立在PSTN网络上的思想延续。NGN不能支持目前消费类宽带业务用的包月模式。此外其集中管理模式也导致削弱和丧失部分无所不在的性能,不能有效地支持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应用和机-机业务。
因此,NGN需要并行发展具有分布管理能力的下一代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做为基层承载网,在其上应用层建立重叠网支持P2P应用和提供分布式管理。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固定和移动宽带互联网业务,支持机-机的各种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无所不在的优势。 |
|
|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企业邮箱 | 法律申明 |
|
|
|